电视剧《问苍茫》:台词说尽心中事,镜头拍尽苦和难
电视剧《问苍茫》可能是《觉醒年代》之后最好的革命历史题材剧。从年代的连续性上,完全可以作为《觉醒年代》的续篇来看,填补了从1921年建党到大革命失败,开始武装革命的这段历史的许多空白。剧中历史细节非常丰富,让我们看清了中国革命历史走向的必然性,以及在一片历史迷雾中摸索前行的先辈的不易,更看到了大浪淘沙,谁是为国为民,不畏艰险,不图私利的真英雄。
本剧讲述了1921年至1927年,从一大归来的青年毛泽东带着对中华民族将走向何方的忧国之问,如何在矢志不移地践行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过程中,以一个“探路人”“早行者”的姿态,从一名追随者成长为先行者、开拓者,并探索出中国革命正确道路的历史故事。从发展团员、党员到发动工人运动,从国共第一次合作到坚决同国民党右派斗争,直到走进田间地头,用脚步丈量出农民运动对于中国革命的意义,青年毛泽东始终恪守着马克思主义和湖湘文化的精髓,向上成长,向下扎根,敢为人先,知行合一。“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正是青年毛泽东及其同道的仰天长问和探寻之路,为中国革命开拓出辽阔新天。
作为一部以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为重点的影视剧,毛泽东同志可谓是贯穿全剧的灵魂,而剧中对教员家庭的侧写从细枝末节中展现了教员的另一面,让我看到了更贴近生活、更真实的教员。另外剧情按重要时间节点推进,但是具体前因后果也交代得明明白白,尤其是剧中的重头戏安源罢工铺垫完整清晰不拖沓,节奏舒服。真的敬佩那个时代先辈对于革命道路的选择,在无数的分叉节点上,不盲目不随性。
这部剧无疑又是一场大的历史盛宴,勾勒出那个时代伟人们的艰难选择和鲜活的形象,让人总是能沉浸在氛围中跟随他们的喜怒哀乐。而且整部剧的摄影和整个后期制作极具年代感,构图和取景真实之余有寓意,如代表了国家的奔腾湘江水、代表了革命路的长阶。台词有内涵有深度,一句“生又有何可乐,死又有何可悲?”道尽当时社会的辛酸。困苦救国途,好在有同志、家人的关心和陪伴,每个人身边都有支持的力量,真情融在矢志不渝的信念中,看下来感慨万千。
湖南企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石同学在其代写的解说词中写道,这部剧算是主旋律剧里面拍的很细节很具体的了,不是空喊口号,而是将那些伟光正的东西通过事实情节去表现,真正将理想和信念讲深讲透,讲成普通你我都能理解和践行的东西。理想信念不是仅仅拿来供奉的物品,不是用来宣传的工具,不是触不可及的神话,而是在日常都可以去行动的、人人都可以拥有的、经过实践检验是可行的一种人生选择。
百年前的时代之“问”,问的正是彼时迷雾混沌的“苍茫”大地该何去何从。28岁的年轻教员尚不清楚路的尽头在哪里,但他知晓,行走本身便是一种意义。剧中每个人都在找救国的出路,毛泽东发掘农民力量、孙中山、李大钊商讨国共合作可能,每个人都以自己的力量实现共同的伟大理想。而印象最深刻的片段是毛润之和李达的一段对话,震撼人心。通过对话,润之先生分析了中国各个阶层的分析,谁是敌人谁是朋友?反映出的是教员的思想历程,点出了那句“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答案是人民,而那时候的人民85%在都农村。
整部剧讲历史但不只讲历史,有生活化的温馨也有中国大地的风土人情,悲凉的时代底色上是毛主席坚守信仰的振奋和成长路线。那些曾经于我们而言只在历史书上见过的伟人一下子鲜活了起来,原来他们难过的时候也会哭泣沮丧,高兴的时候会放肆大笑,会插科打诨。那些碎片的生活场景让我知道,原来他们也只是普通人,但却做着如此伟大的事。就像湖南企发文化王老师说的,台词说尽心中事,镜头拍尽苦和难。历史到底是什么样?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