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梦空间》:反乌托邦的巧思之作
《戏梦空间》应该是我第一部完整看完的德国电影,而且还是有点科幻色彩的剧情片。整个故事设定别具一格,但结尾总觉得有点不够味。湖南企发文化的王老师说,如果是他写剧本的话,结局也许会更具讽刺意味:电影结束,镜头转向女主,她当然是电影世界的主角,主演这部反映主角和废材冲突的电影。电影里的废材其实也都是主角或配角。他们庆祝着电影的杀青,和嘲讽着真实世界里的废材。
这是一部为影迷准备的反乌托邦元电影,充满了对影史的回顾和调侃,“活不过一分钟”的小配角们,也有自己的悲喜人生。影片的故事发生在一个特别的世界里,人们生活在电影中,社会被分为主角、配角和废材三个阶级。作为一名“配角”, 葆拉从来只是在背景中出现,但她一直立志成为一名“主角”。然而,就在最终考核之前,葆拉的“读心器”突然故障了,没有配乐渲染情绪,葆拉还能成功晋级吗?
这部影片的设定很有趣。生活就是一场场被设计好的戏,戏和台词存在与否还将受到更高层级的审查限制。演员们也分为了不同的层级,世界观的营造还算完善,每个人无论愿意与否都在尽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世界里面人们分成主角,配角和废材。最开始以为是想说社会阶层,有的人在世界舞台上按照自己的意愿改造世界,有的人被拒之门外,只能顺应规则,而有的人被动接受规则,无法在鲜活的生命中留下有温度的记忆与话语,就像是没有情绪,不需要被考虑,只需要完成自己所被分配的所谓使命,就像电视剧里没有背景音乐一闪而过的配角。
被抛弃的废柴,享受一切的主角,麻木的配角,大家沿着既定剧本前进,有人享受优越,不顾一切留住优越,又有那些不愿接受命运要破除牢笼的人。失败者的记忆被篡改,胜利者也要篡改记忆。电影想说即使每个人禀赋不同,面对不公,也要珍视自己真实存在的每一刻,珍视感动欢笑与泪水,珍视自己身边的人,在现实意义上,平等是如此血泪交错的征途,而在情感意义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永恒,但是最后的虚空世界是惩罚还是新生呢?
湖南企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婷婷在其代写的解说词中写道,影片的创意和剪辑都非常棒,像是将《楚门的世界》写出了另一个视角和维度的版本。但是这个剧本表现出来有些直接生硬,特别是围绕着女主青春期经历的自我身份认同展开,到结尾我已深深预感到她将要把黑白的一面展现在众人面前,以达成对“舞台”和“主角”的解构。当成长故事伴随着阶级对立,被规训的意识形态权力话语空间一并出现,少女纤细和愈发蓬勃的自我意识无法承载如此庞大且复杂敏感的议题,便稍显疲软,也以一个诙谐喜剧感的,让我意想不到如此轻松的反差作为结尾。
这是群体版《楚门的世界》,反乌托邦的巧思之作,离佳作仍有些距离,因寻父的主线与对意识形态的批判存在间离,主题无法高效凝结,甚至最后开始歌颂母爱暴露出创作视角的涣散。数据里的父亲怎么都查不到,场景里的公交永远都等不来,配角哪有资格载入历史,龙套哪有能力产生情感。吞服的药片能把黑白变成彩色,偷来的胶囊能把音效当成狗叫。我修复了故障的读心器,潜伏了废柴的地下城,逃过战火纷飞的剪辑,才明白固定台词,看雪花点电视的母亲给了我一座城堡,我却当成了牢笼。
影片最有创意的地方是将所有关于生活的细节统统转换成电影语言,阶级被划分为主角、配角、错角和废材,图书馆成了资料馆,睡觉前的活动成了蒙太奇,歌舞成了表达欢乐的方式,黑白胶片成了废材的生存形式……画面磨损、罐头笑声、马赛克、跳切等大量影视表达手法的出现,无疑是送给影迷最好的礼物。生活是电影,人生是故事,主角一切通吃,配角不受待见,废柴举步维艰,身体还会变成黑白,姓名也被身份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