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飙》:开启春节假期全民追剧的优秀国产剧
《狂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优秀国产电视剧,尽管结尾部分有些仓促。整部剧的人物刻画立体丰满,拒绝脸谱化,全员狂飙演技,演员到位,剧本出色,摄像牛逼。如果只到26集就结束,作为一个悲剧结尾,我觉得这才是《狂飙》真正的正片,然而导演认为观众值得一个好结局,才有了后面三分之一的部分,就像《黑暗骑士》的结尾。
该剧讲述了以一线刑警安欣为代表的正义力量,与黑恶势力展开的长达二十年的生死搏斗故事,通过群像叙事,展现扫黑行动中的黑白较量和复杂人性。2000年,意气风发的刑警安欣与倍受欺负的鱼贩子高启强相识,而后随着高启强逐渐偏离正途,安欣意识到在京海市社会发展的背后正是以高家兄弟为首的黑恶势力暗流汹涌,两人分道扬镳并展开了长达20年的正邪较量...
全剧的三个篇章层层推进,前两部分讲述高启强的发家史,高启强主握大男主剧本,一次次化敌为友、全身而退;第三部分扫黑力量转亏为盈,安欣主握大男主剧本,专案组如打怪般一次次收到新线索、一次次化险为夷,层层盘剥一网打尽。安欣和高启强是一体两面,性情相近,乐善广结,却最终走上了相反的道路。全剧形成一个回环结构,宛如收网,剧情推进主打一个“爽”字。
整部剧充满了悬疑向,烟火气,细节派,大尺度和名场面,还穿插点搞笑。导演把视角对准人性的变化和复杂性,对坏人的刻画也不再刻板,两层双线叙事。从黄翠翠被害案、溺毙鱼塘案、安欣卧底案、沙石埋人案、安欣车祸案到谭思言陆寒王力的遗体重见天日,诸多案件丝丝缕缕环环相扣,还有陆寒失踪案、杨健码头案等案件看得人"老泪纵横"。看安欣由一身硬骨、意气风发变得满头白发、暮气沉沉,看高启强一步步由被人欺压的鱼贩子变成涉黑大佬迈向深渊,看高启盛如何聪明自卑敏感腹黑,背后伤人和放火烧店等行为让人后背发凉。
湖南企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王老师在其代写的解说词中写道,这种"扫黑"题材剧终于聚焦的不是"扫",而是"黑"了,主角也不再是嫉恶如仇的年轻刑警,而是一个心中充满正义感但徘徊不定的中间人,不再把黑恶势力拍得傻、拍得那么刻板印象,而是通过倒叙讲述一个黑社会老大、一个黑恶势力集团的成长史。虽然很多地方看得出是为了过审而有意为之,但中国大陆电视剧能拍成这样就已经难能可贵了。
以往的扫黑剧,通常以某一青年刑警为成长主线,讲述他从青涩到成熟,从鲁莽闯祸到沉稳干练,而黑恶势力则是一个“天然的存在”,主角只要在打怪升级后拔除这个“天然存在”,便是法治和人民的胜利。《狂飙》则反其道而行之,它完整地展现了高启强的成长线。让观众通过安欣的视角,看着高启强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在欲望之下一步步失控沦陷,一次次突破底线,直至自我毁灭、家破人亡。浓墨重彩地刻画反派,不失为本剧的一大亮点。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很明显:较之高启强的鲜活立体,剧中其他人,诸如安欣、李响、杨健、张彪、巡查组等更像一个个工具人,他们机械地完成角色的任务,却丢失了角色的张力。
毫不夸张地说,《狂飙》开启了一个23年春节假期的全民追剧时代,故事精彩不注水,叙事节奏张弛有度,主角人物立体,配角也出彩,全员演技和智商在线,观众同时被带入正反派人物,这实属难得。剧作层面,无论是国企改革下岗浪潮中的社会阶层再分配,还是大规模基建时代部分老百姓拆迁致富,政府追求效率牺牲公平的乱象,都与时代背景紧密结合。镜头设计上也有多处妙笔,大佬的蜕变、师父的牺牲、医院的警戒线、交警的孤独都让人拍案。剧作的现实意义,一方面紧扣扫黑除恶常态化,一方面也在给基层干部敲响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