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运营,万金油的岗位你还在做吗?
当网站兴起的时候,各个企业蜂拥而至希望设计自己公司的网站;而当微信和微博兴起的时候,各个企业又想办法开通自己公司的微信和微博;如今抖音兴起,现在很多企业又希望招聘到的新媒体运营可以做短视频的拍摄、制作和推广。然而负担所有这类工作的,在企业里面只有一个岗位:新媒体运营。
新媒体运营就是一个筐
Boss
“***,你会PS吗?来做个海报?写个文章,我们要能够宣传我们自己
Boss
“***,最近好像那个抖音挺火的,我们也要做我们自己的短视频,多吸引一点流量。
这是从事新媒体运营将近十年的小王经常遇到的事情,技术行业一旦变化,出现新的自媒体形态,他就格外紧张,不是因为自己的敏感度不够,而是这个岗位就像是一个永远也学不完,你永远不可能说自己精通和擅长的领域。当你真的上手的同时,也意味着这个技巧就快要过时了。
为公司开通了微博,从0到几千、几万的粉丝,慢慢积累了行文风格和品牌效应;本以为轻松了,这不微信来了,又要从0做起,看似之间可以相互导流,但是由于传播平台的不同,内容运营需要重新定位;当我们对微信公众号开始熟练起来时,今日头条、百家号、大鱼号、大风号等等新媒体矩阵又来了。可是公司没有那么多预算呀,面对越来越多的传播渠道,新媒体运营扛起了文案编辑、品牌策划、用户运营、内容运营、美工设计的所有工作,可工资却并未见涨。
以为新媒体矩阵搭建好了,内容编写、发布、运营终于慢慢摸索出来,可以常态化地运转了。哟呵,冷不丁杀出了短视频,而短视频正在以更快地速度发展,从抖音、快手到现在的Vlog。
怎么样?会短视频脚本吗?会写短视频剧情吗?会直播带货吗?新媒体运营心里的委屈不知道从何说起,只想瞬间变成李佳琪,一句“OMG“,让女人不能”活着离开直播间“。
无论是传统行业,还是新型的互联网公司,都希望借着互联网的风走的更远,但新媒体运营这个职位却承担着越来越的责任,很多人认为这是新媒体运营应该做得,其实新媒体运营更多应该是一个系统,而不是一个岗位,这里面应该包含了用户运营、文案策划、美工设计、视频编辑等诸多工种,很多企业企图让一两个人去完成一个系统的工作,最终结果把新媒体运营变成了一个框,什么都往里面装。一个平台都没有做精做细,最终数据分析只停留在阅读量和粉丝量等浅层次的数据,而没有充分发挥这些平台的价值。
新媒体运营如何从万金油变成精锐兵
有人说,专业就是单独做某个领域,并且把它们做精做细,这个在高精尖行业,或者具有经验壁垒与知识壁垒的行业可以,比如做航天工程、法律、会计,这些都没有问题,因为知识壁垒不是靠经验或者培训可以短期突破,必须日以继夜地不断学习完成,而且它们入行都具有一定的门槛。
但是对于新媒体运营,这类完全靠着经验,熟悉平台规则后就可以完成的岗位,如果只是做一个领域,未来很有可能被限制到失业。
看看现在的短视频,一个小学生拍的都可能比一个资深的新媒体运营来的更具有点击量和阅读量。人人都具有手机,都可以在手机上完成各类自媒体的信息发布,这些让新媒体运营的稀缺性和经验性大打折扣,无论是薪水,还是技能,任谁都不能也不敢说自己专业和精通。
那只能变成“全才型“吗?全和精,看似矛盾,其实并不如此。有时候全也可以做到专,所谓的专,在新媒体运营上是指什么?它更多是指背后的一套逻辑,即不能能够用这些平台,而且能够说出个道道,能够将这些道道用在实践中,并产生良好的效果。换句话说,你得知道每个平台的传播特点,它们的用户群体和你的目标群体在不在哪个平台?它们喜欢什么类型,企业的产品和服务适合哪个平台发布?为什么是这些平台?每次阅读用户的操作习惯是什么?是来自手机的多还是PC的多?阅读量中有多少是完成了阅读?评论中那些可以作为反馈信息提交给产品或者服务部门完善产品与服务?哪些可以将他们转换为消费者?等等。
对每个平台特点的考察,对用户的考察,才是新媒体运营变成专业的方向,至于使用新媒体各类账号发布信息这些不过是最基础的内容,只要花上半天的时间便可以弄懂,学习成本低,而背后的数据却是需要新媒体运营在经验和知识中不断打磨的,这不是停留在阅读量和转评量上的基础思考,而是整个平台的运行思考。
当做到了这一点,你甚至可以嗅到未来新媒体的发展趋势,说不定下一次,另一个新媒体形态来的时候,你可以及时占领高地,而不是每次出现一个新玩意,自己依然按照以前的思维运营,最终的结果是自己限制了自己,技术不过是埋葬你的最后那一抔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