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田家》:照片会代替我们的记忆留存!
《浅田家》是一部制作精良的鸡汤电影,就剧情而言,野津町受灾及照片归还的故事线,实际上与故事的主线存在割裂感,纵观整部影片,一小时之后基本上没有“浅田家”什么事了。不过,影片起码把主题完整地呈现出来,无论是照片之于个人,之于家庭的意义,还是家庭之于个人的意义。是否有瓦遮顶,身处何方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彼此之间的陪伴与牵挂。
该片以摄影师浅田政志的写真集《浅田家》和《相册的力量》为原案改编,讲述了浅田政志在家人的鼓励下走上专业摄影师道路,从“小我”扩大到“大我”,从浅田家扩展到社会,认识了拍照的意义的故事。该片中一大趣味在于高度还原了浅田家的照片。该片没有止步于营造这种典型的日式温情,电影后半段继续将摄影的意义这一主题进行了扩展。
找不到目标的政志,拍浅田家的政志,在东京打拼的政志,拍照获奖的政志,帮别人拍全家福的政志,做志愿者的政志,拍回浅田家的政志。每次当政志迷惘的时候,都是从父亲那里获得鼓励和灵感。曾经那么喜欢和相信文字的力量,然而《浅田家》让我觉得某一刻的光影记录也许会唤起更多的日常更多质实的感觉。从更多的维度上唤起更多的情感。又想起,父亲在世时我们竟然没有拍过一张全家福。
虽然影片没有着墨太多,依然探讨了摄影的本质。我们为什么而拍?为记忆,为家人,为生命中转瞬即逝的美好。照片会代替我们的记忆留存,成为人们曾经生活过的凭证,地震救援那一段尤其。当我们郑重其事地面对每一次记录,那么每一次记录本身也就有了珍贵的仪式感;不管是对于胶片还是数字时代的摄影师,这条都适用。父亲母亲哥哥的支持成就了政志的梦想,这是家庭的力量。
照片作为珍贵的记忆被留存,不过现在网络和科技发达,照片尤其全家福不怎么被重视了,因为没有那么的“难得”,残念。企发文化的婷婷说,如果没有地震那一段,这部电影就是一部普普通通的七分片,地震这一段,直接让这部电影有了质的升华。灾后废墟里帮忙寻找、清洗、归还照片这件事,不仅仅是字面意思的寻找归还,更是帮活着的人找回了已逝者的一丝念想、精神寄托,其中的意义真的很难说,很赞。
湖南企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婷婷在其代写的解说词中写道,《浅田家》确实是一部很有趣的电影,先是以家人每个人的梦想开始拍摄,服化道加浮夸的表情,十分搞笑。为每个家庭拍一张属于他们的全家福,了解每一个家庭的重点,这个创意很好。但后面又从全家福变成照片的意义。尤其加了地震的情节,全家福的意义难道不是更好吗?
一张小小的纸片,却能记录无数家庭和万千世界。按下快门的那一刻,回忆便无处可藏,并在未来的某天成为安身之处。照片的意义正在于此——将来去匆匆的人定格为永恒,在有期的时光里保存无期的记忆。而家人的意义是也许并不理解你的行为和梦想,却依然能毫无保留地支持你,是无论身在何方无论遇到什么艰难险阻,都能赋予你活下去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