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负责的品牌升级战略实效机构

服务热线

17377784619

Vilogo design

品牌企业VI/logo设计

让品牌灵魂视觉化
满足市场眼球经济的诉求,统一企业形象,易于传播。

所在位置:

首页> 正文

《又见奈良》:沉重的主题,明快而温暖的表达

时间:2022-5-26 9:07:57 来源:企发官网 作者:品牌宣传部

《又见奈良》这部电影有点纪录片的感觉,平平淡淡的,看下来竟然觉得还不错故事里的人都带着淡淡的忧愁。寻找一个人,在一定意义上就是把她走过的路再走一遍,尽管是以不同的方式。在这个意义上,才能真正理解为什么名字叫又见奈良。影片温暖的细节背后无处不在的是两个国家,两个民族,两个语言不通的个体之间无处不在的隔阂与张力。

该片讲述年过七旬的中国陈奶奶,远赴日本奈良寻找其失联多年的日本遗孤养女,在二代遗孤小泽和退休警察一雄的帮助下踏上漫漫寻人之旅的故事。影片虽然与“战后遗孤”这样一个略显哀伤的群体息息相关,但导演对此的处理十分内敛而克制,将一个沉重的主题用相对轻松的方式表现出来。所有的艰难和困苦,片中都以轻描淡写的口吻在言语中一笔带过,包括画面和音乐,所有的讯息传递都是明快而温暖的。

影片讲述了一段跨国的亲情、一段母爱、以及对战争后果的反思。日本遗孤成年后回日本寻亲,之后几年与中国母亲断了联系。这位母亲踏上日本寻女。在迷茫漫漫的寻女过程中,感悟到自己女儿融入日本社会等诸多问题。战后遗孤不得不面对身份认同的障碍,以及在不同环境下生存自我认知的颠覆,“他乡亦故乡”。警察与不常联系的女儿,二代在日本的艰难生活,寻找丽华的过程,也是他们试图找到自己的过程。

影片的格调与细节铺设得都很圆满。陈奶奶湖边放生,学羊叫买肉,居酒屋吃荞面,互换照片回首年轻时光,几分幽默,几分关切,几分动容。一代遗孤童年生活与现在的日本儿童的笑容,手粘小旗,手摸信箱空空,接收中国节目信号的大锅盖,日本生长的中国小孩不会说日语……身份认同的缺失,生活的潦倒,找寻的无果,带来酸涩。遗孤归日像海蟹入湖,在一开始似乎就这样昭然若揭了,所谓努力适应生活,却是杀生般的绝望徒劳的生活。

很喜欢作者自己设计的一个细节:把海蟹放入湖中似乎是能够让它最终适应环境后继续生存,最后的结果却难免逃过一死。某种意义上也是两种文化观念的交锋,任劳任怨,勤勤恳恳的中国人始终能够融入陌生的文化,而寻亲失败以后面对的却是一种双重身份带来的迷惘与绝望。但导演用悬念式的结局消解了情节本身的压抑性,至少在最后一个长镜头里,看着奶奶偷偷抹泪的观众并不为寻亲的失败与命运的不幸而惋惜,只是看着他们三人在夜晚的街道间行走,也能获取些许慰藉。

湖南企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邓同学在其代写的解说词中写道,没有尽头的思念,没有尽头的旅途。战争将亲情割裂,让人再无归宿,离开了这世上最疼爱你的那个人,自己也无法再被接纳,战后遗孤的命运让人叹伤。漫长的寻亲路,杳无音讯的日子,又何尝不是对那个最疼爱你的人的残忍。奈良无非也是这样,群山古寺,树影斑驳,静穆而落寞。那胶片里遗落的风景,就像无法回头的过去,永远留在记忆里。

平淡如水,感人至深,意味悠长。这是我看完影片后最大的感受。这是一部非常奇妙的电影,你说它主题沉重吧,但是一路找寻看起来也是妙趣横生,而且流淌在三人之间的情感状态也非常含蓄温情。当影片结束,当奶奶、小泽和日本大叔无言地走在街道上,当那首邓丽君的《再见我的爱人》响起,汹涌的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 战争说到底是国家之间的博弈,平民百姓只是被裹挟着在战火的阴影下生存。历史滚滚向前,战争结束了,可是人们的生活还没有结束,战争留下的尘埃也未曾消散。


细分市场行业标识
打造全新的品牌视觉形象

在线品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