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裂》:一间鸡飞狗跳的急诊室,折射出什么?
从广场到急诊室,从亲密关系到社会缩影,《破裂》在两个层面实现了视角的大小转换,完成了法国当下的“浮世绘”,手法略显笨拙但也不失巧妙,笑点与痛点并存。一间鸡飞狗跳的急诊室,折射出浪漫关系、阶级、社会的破裂和弥合。剧本太好了,黄马甲示威的急诊室一夜。每个人都是时代的一粒微尘,被压得无法呼吸,无论阶级贫富贵贱,全都无法幸免。
影片以著名的“黄马甲运动”为背景,在一家市区医院里,呈现法国社会的问题。大背景是政府与民众间的政策矛盾,引发游行,甚至骚乱。医院里人满为患,医疗人手不足。浓缩在一个夜晚的急诊室故事,反映的却是不同阶级在碰撞中试着挣扎互相理解,其他的都只是点缀。中产阶级的代表与体力劳动者的代表,在这里碰撞与相互理解。当影片结束时,虽然骚乱接近结束,但这些问题也留给了观众去思考。
这是一部视角很不一样的电影。女主以一种闯入者的身份进入与黄马甲运动直接关联的急诊室。导演用无时无刻的哭喊声、镜头外焦虑的病人面孔、被各种紧急事件冲得七零八碎的镜头,来直观地表现出游行后的混乱与无助,某些时刻你甚至会怀疑导演的立场。但这一切是奏效的,作为没有亲历运动的观众来说,这是最好的进入方式。当影片进入后半段,银幕前的我们显然不再是闯入者,而是与急诊室的大家组成了共同体,与那些之前在镜头前匆匆而过的人们已逐渐熟悉,这时导演才开始通过不同人之口诉说着运动的必要性。而最后一幕更是犹如暴击一般,激起压抑已久的愤怒。
破裂是全方面的,不用担心衣食的中产面临着家庭的崩溃,处于社会底层的卡车司机生计难保、未来无望,急症室的医生护士们既要承受繁重的工作,还要提防上级对他们做出的种种指示,更别说老而无依之人、精神病人等等。但是破裂之下弥补的可能仍然存在:中产与底层最后也能相互诉说、聆听,警察与抗议者在某一时点还是能够相互放过,亲密关系在修修补补后仍然能够再次出发,只是这些弥补的可能要么来自个体的善良,要么来自偶尔的网开一面,要么只是下一次崩溃的起点,没有一种情况能够达成根本性的和解。
就像湖南企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婷婷在其代写的解说词中写道的,导演很克制地描述的平凡的一天。暴动,医院的琐事。这让我看到了大部分人都是心存善心的,是他们的思想造就了误解,从而会让人产生矛盾和纠纷。动荡的香榭丽舍大道,混乱的巴黎急诊室,针锋相对的欢喜冤家,水火不容的“左”“右”护法,都是一堆疲惫不堪又伤痕累累的人们,还不得不要为谁伤得更重而“据理力争”。这是一场底层人群的“闹剧”与“自救”。 医院里硝烟不断的“吐槽大会”,有唇枪舌剑,也有真枪实弹。
影片用一个急诊室来浓缩社会的种种问题。游行受伤,医院里人满为患,医护人员严重不足,人心惶惶,所有人都处于崩溃的边缘。医院生离死别,一个晚上道尽人性百态,吵得脑瓜子疼却又倍感真实。急诊室的地狱一夜投射出人间百态,最后希望并没有到来,只留下仍旧等待解答的问题,尽管如此看完并不感到彻底绝望,因你能看出他们还在努力着,而此地种种,才是完全的阴霾。
导演居然能用这么个喜剧的方法来拍黄马甲游行,处处聊法国社会大撕裂,阶级种族性别议题三位一体,也真是太厉害了。虽然知道导演在挠你,但还真是挺好笑的——比如大半部时间里女主都是一个嗑药过量的满嘴跑火车状态,虽然聒噪但是真的好笑啊,当然医院天花板掉下来那里我真快笑死了。故事的最后,她们笑着跑着离开了医院;故事的最后,他满脸是血躺在担架上,又被送回了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