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负责的品牌升级战略实效机构

服务热线

17377784619

Vilogo design

品牌企业VI/logo设计

让品牌灵魂视觉化
满足市场眼球经济的诉求,统一企业形象,易于传播。

所在位置:

首页> 正文

《妈妈的神奇小子》优缺点都很明显

时间:2021-9-8 9:42:14 来源:企发官网 作者:品牌宣传部

今天说一部香港影片《妈妈的神奇小子》。影片改编自残奥冠军苏桦伟的故事,但更多的笔墨不是卖惨他身体的不如意,而是聚焦呈现他对跑步的热爱以及现实生活的窘迫。残奥会刚刚结束不久,看这部以香港残奥冠军真人故事改编的电影,似乎更有感触。跟随主角一步一步走到领奖台,也让大部分观众第一次知道,原来不是一枚金牌就能改变命运,原来奥运冠军需要送快递补贴家用,原来金牌和金牌不一样。

广东有苏神苏炳添,香港也有苏神苏桦伟。整部电影都可以说是他本人的“个人秀”,童年时期一骑绝尘,到青年时期的平步青云,前半段拍得一气呵成,高潮迭起。到了后半段更关注残障运动员与社会的联系,苏桦伟为了家庭放弃事业,矛盾不断激化。

看过的运动励志片并不算多,但我肯定这部电影的质量还是不错的。残障人士在妈妈的鼓励下参加跑步,本身就具有《阿甘正传》的底蕴,再加上真实事件改编,又有港片一贯的亲情题材加成,在吴君如助阵下,好像又回到了《岁月神偷》里的那个夏天。

印象最深的一句台词,前后呼应,回答了两次… 妈妈问:“你知道为什么小明可以跑得过火车吗?” 妈妈答:“因为是玩具火车” 阿伟答:“有没有可能是小明真的跑得比火车快呢?” 当阿伟真的超过火车那一刻,太感动了。第二次阿伟答道:“因为有个神奇的妈妈”。

每个角色背后都有各自要走的人生路,路上会有精神危机,有身体危机,身心疲惫无可奈何的危机。之所以有“励志”这个标签,是因为和我们的危机相比,我们简直幸福得不得了,怎么还能在“小”困难之下一蹶不振呢?想起许倬云的采访“我,伤残之人,要能够自己不败,不败不馁”。他的后半句也说到“如果长到15岁一下子才打倒那就完了”,剧中妈妈其实就是这么个晴天霹雳的场景。妈妈的坚持不懈是这个家最大的“财富”,让孩子有了安身立命的能力。

但影片的缺点也比较明显,最大的问题还是剧本。不可否认《妈妈的神奇小子》所素材的人物原型是足够励志且具有丰富解读角度的。底层群体、残障兄长、奥运冠军、香港选手,复杂又具有极大差异性的身份,必然会让苏桦伟身处社会中面临众多割裂和矛盾的时刻。但是对于传记片来说,原型人物永远是作者创作表达的载体,通过原材的取舍和二次创作之后,呈现的是导演要传递给观众的主观意识。

在影片中,观众可以看到一些作为香港人,对于社会参与的责任感,也有对于资本化社会的反思,以及底层群体抱团取暖的温情。但是推动影片发展的核心主轴,不可争议的必然是浓浓的精神鸡汤。对于运动员的描摹,几乎抛弃所有日常化的训练,转而用一个个直观的困境,将成功推向奇迹,以此呼应“神奇”。影片看似涵盖很多议题,又足够煽情,实则却恰恰体现了导演认知的局限,将原本极为丰富的样本拍得不够真实,又泯然众人。

而且个人认为,电影中的苏妈只有对儿子的“重视”,始终缺乏“正视”,只把他当做是“残疾人”而非“正常人”,这样他又怎么能健康成长。苏妈是不是把儿子当摇钱树了?她有她的苦衷,但苏桦伟也有。还有爸爸几乎隐身,只在剧情需要转折的时候出现,那个为了照顾哥哥所以出生的弟弟的存在也被弱化,真是太惨了。

总之整部电影故事还算扎实的,情感铺垫得很足,细节呈现也算可以,更多笔墨还是放在了母子关系,以及几个重要时间节点的比赛上,对于残疾人的生存困境有点点到为止,但整体还是很动人的,吴君如和梁仲恒表演都不错。

最后,送给我自己一句话呀,“用力哭不如用力跑”,遇到困难冲呀,跑就完了!

细分市场行业标识
打造全新的品牌视觉形象

在线品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