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电影《郊游》:当两个年过耄耋的老人选择赴死
韩国电影《郊游》不仅是一部述说友谊和乡愁的电影,更是一部探究生命与时光的作品。电影以静谧之笔,克制地揭示了生活的本质。恩心和金顺最后征服山巅的场景(预示他们即将离去),阳光明媚,笑颜如花,那是她们一生中最洒脱、最无忧的瞬间。但是疾病的折磨、子女的吸血、孤独的阈值,件件桩桩无一不是悲剧,分离与死亡变得轻易。她们是我们的眼前人,未来式,困住的人生。去郊游吧,来到与离开时都当作是一场郊游。
影片讲述了两个既是闺蜜又是亲家的朋友时隔60年一起去故乡南海旅行,再次面对16岁的回忆的故事。恩心和金顺是两小无猜好朋友,最终成为儿女亲家,分别生活在城市与故乡。 因儿子生意失败想变卖母亲房子,恩心并躲到乡下金顺家。这一趟回乡,两个老朋友仿佛回到了青春时代,一边回忆往昔,一边享受乡下生活。但随着初恋的去世和疾病的困扰,两人生活已经完全没有质量,于是她们便准备一起做一次主,像郊游一样结束后来的人生。
该片的主线剧情是一个悲伤的故事,两位老人有孩子,但当年老体弱患上各种老年病后非但儿女不能照顾(儿女也背负着巨大的生活压力),钱财还需母亲的帮衬,不堪重负的老人也想过进养老院,但住在养老院的朋友“我虽然有气,但不能叫活着”,也打消了她们的念头。最后两位老人相互搀扶着找到风景绝佳之地自杀,影片的最后一个镜头是两位老人回看这个世界的最后一眼,至此影片戛然而止。
两个年过耄耋的老人选择赴死,趁着身体尚能行走,唱了歌,喝了米酒,拍了照,见了60年没见过的初恋,穿着漂亮衣服,抹了口红,出发前把房子打扫干净。最终去有着美好记忆的山里,和最亲密的朋友一块跟世界告别,已足够体面。更让湖南企发文化的文案人感慨的是电影愿意把镜头对准年迈老人的生存处境,以及一个女性穷尽青春、无私的爱为家庭的付出,她首先应该是自己,才是他人的母亲。
人们常说“士为知己者死”,是为了别人而死吗?是去追寻自己的另一半生命。所以,当恩心和金顺手牵手走向悬崖时,我看到的是两个大概率丧失自我决定权的老人,决定守护自我。她们没有跟子女交流,忍受身体病痛处理好所有事情,最后勇敢地结束,老年人的困境、坚毅、透彻,少年朋友间的温情、感恩以及人之将死的相互宽慰在两人对视的镜头中完全展现得当。三个老同学全部丧偶,人生各自曲折后晚年如年少时一般相聚,也如年少时一般等待悄然而至的分离,只不过一次是江湖再见,一次是后会无期。
当下和年少时交叉叙事,迟暮之年的种种烦忧与青春时的烂漫璀璨形成鲜明对比,更显人生的残酷,如果人生是一场郊游,有一好友相伴何足珍贵。就像湖南企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邓同学在其代写的解说词中写道的,看之前没想到是这么沉重的话题,看完频频叹息。怎么办呢,人就是不可避免地要慢慢老去,操劳一生奋斗一生,最后获得的竟是一身伤病、一个不成器的儿子和毫无尊严的生活吗?如果连一个可以照顾自己的子女都没有,为什么还要如此执着地结婚生孩子,而自己的一生都在对孩子的付出中全部消耗掉了。
整部影片的笔锋犀利不失温柔,尽可能将家庭的不和,社会的逼迫这些残酷的现实柔化。老人之间的插诨打趣也在尽可能缓和压抑的氛围,但无力始终萦绕在片中每个人的心头,也传达给荧幕外的观众,就算抗议游行,就算有人陪伴,也依然无法抵挡社会文明的碾压。老化的身躯,与其失去选择,不如在还能选择的时候选择最后的美好,最后导演给出的也正是如此。我们无能为力,但能有所为的是打扮好自己,留下自己存在的踪迹,用最后的力气慢慢爬上生命的顶端,回首来处,直面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