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奥林匹亚街区》:还原在爱情里角力的真实模样
电影《奥林匹亚街区》围绕着年轻人在现代都市中的迷茫与追寻,通过细腻的人物刻画和精彩的剧情,探讨了爱情、梦想与现实的碰撞。流畅的长镜头捕捉巴黎街区的生动细节,展现了巴黎街区的多元与复杂;而特写镜头就像湖南企发文化文案人笔下的文字,细腻地展现了人物的情感变化:在感情中那些躲闪的又执着的,肆意的又自我的,困扰的又释然的,情感碎片拼接起流动的认知,在黑白影像的魔力下凝聚起被抽离的渴望。
该片改编自《纽约客》漫画家的图文短篇小说集《杀戮与死亡》,讲述了三个女孩和一个男孩之间复杂关系的故事。故事发生在巴黎第13区,这里八座最高的楼房以举办过奥运会的城市命名,因此也被称作“奥林匹亚街区”。而生活在这里华裔女孩艾米莉、法国本土女孩诺拉、安柏和男孩卡米尔,四个人在同一街区各自进行着自己的生活,大家巧妙的交织在一起,打破空间,认清内心,面向爱情。他们是朋友,有时是恋人,通常两者都是...
影片虽然以“奥林匹亚街区”命名,但本质上并未对地貌和社群做过多打量,而是回到精巧而又轻松的小品结构,以一种随性且真诚的姿态去袒露新时代下的“孤独”和陪伴。导演以无数微妙的情绪勾勒了当代年轻人最为真实的生存状态:情感的失语、异乡的孤独、工作的异化、社会的疏离。这些个体困境背后是更多看不见的失语群体,移民群体、打工人、校园暴力受害者、性少数群体…… 道尽现代社会的遍地狼藉。谁是谁的白月光?谁又是谁的白米饭。当讨论爱情的时候,每个人都在祈求获得不属于自己的虚妄。
艾米莉作为亚裔女性更外向直接,诺拉作为白人女性反而更敏感内向,编剧的这种设置也许是为了反刻板印象,但两个女性背后的故事反而印证了“刻板印象”,艾米莉显而易见更受家庭亲情的管束,为了逃避而选择更忠于自我,更向往自由。诺拉也许是西方国家“性开放”的受害者,不伦之恋让她自我怀疑从而失去自信。而黑人男性身上也同样存有家庭创伤。13区作为巴黎华人聚集区,亚洲人较多,其他种族的人群依然存在,然而大部分亚洲人不爱反抗和暴力,所以在无伤大雅的一点混乱下成为了一个经济而拥有“家乡”之感的地方。
这部电影描绘了现代人群在现实环境与虚拟空间之间的情感表达:在现实中人与人之间越贴近却会越隔离甚至是伤害,而在网络之上要是双方建议信任关系却能够相爱相亲。前期的悲观主义浓重,每个人都是被孤立甚至被误解,渴望关怀和关系无论是形式上还是具体上都被确认。片尾的线下见面,“双重”的自己终于见面,被“治好”的自己却病态式地倒下,在阳光下接吻;从网上预约见面误解到电话里的“我爱你”告白,参加葬礼之时却也走向新生。
湖南企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婷婷在其代写的解说词中写道,导演放弃了人文关怀和宏大的格局,不再审视街区里的美好与罪恶,或试图唤起人心的悲悯与自强,而是摈弃一切高谈阔论和社会问题,单纯地讲述了一个关于寻找爱情的故事。黑白画面如白描速写,把爱情的纯粹凸显出来,还原在爱情里角力的你我真实的模样。它无关种族,无关性向,无关时代,甚至无关奥林匹亚或十三区。它只关乎爱本身这一母题,以及在爱中不失自我的自己。
我们终会奔向不被恐惧捆绑的自由,可以大胆地被阳光照射走出阴暗愧疚、毫无遮掩的自由。在瓢泼大雨中尽情呼喊奔跑无畏于过去的死亡,在虚拟荧屏内寻得安全迎接亲密的诞生,只有解放灵魂才会真正地拥有身体。流畅而又肆意地推进,跃然的舞姿饱含了未来无限轻盈的意志,极具韵律感的情节剧创作在进化成为新的日常演绎,留于印象而非理解的现代观看喻指。一部纯粹依附直觉而非经验且足够直接的欧迪亚,一曲欲望与街区的华丽交响,一组随机组合的爱意编码,这些难以加工的情感都尽情漂流游荡在十三区灯火建筑间。